
类别:公司新闻 发布时间:2025-02-24 02:34:47 浏览: 次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优化营商环境部署要求,持续提升营商环境法治化水平和投资项目审批服务质效,淄博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对投资项目全流程进行系统全面梳理,从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入手,推出25项创新改革举措,深化系统集成改革,创新批前辅导、分类审批、分段分期、多证合一、“一件事”集成联办等新路径新模式,打造服务效果最优、报批流程最简、审批环节最少、审批效率最高、办理速度最快、企业获得感最强“六最”服务。
推行“批前辅导”,让服务效果最优。组织项目审批涉及的职能部门和区县,将立项、环评等20个主要审批事项,全部纳入“批前辅导”服务清单,一次性解决企业手续“办哪些、找谁办、怎么办、何时办”的问题。创新“批前辅导”服务方式,整合各级审批业务骨干,以“会商审、上门审、一链审、容缺审”等“批前辅导”形式,对项目的合规性和可行性进行综合研判,对申报材料进行专业指导,提前打通项目审批的难点堵点。充分发挥镇办、园区、便民服务站(所)贴近企业的优势,组建前沿批前服务团队,让更多企业在“家门口”享受到专业批前服务。拓宽“批前辅导”服务领域。联合驻淄银行机构,在项目立项阶段,提前引入银行机构融资服务,切实解决企业立项信息达不到银行融资规范要求,影响银行贷款审批的问题。
提速立项用地许可,让报批流程最短。深化“标准地”改革,明确项目控制性指标,在符合相关法定条件下,对入驻符合总体规划和产业布局,符合“标准地”主导产业的项目,将约束指标应用于每宗土地中,作为向竞买者履行的一次性告知义务。推进“用地清单制”改革,结合园区功能定位,对文物、环评、压覆矿、地质灾害、水土保持、防洪、水资源论证、雷电灾害、气候可行性论证等事项,实施区域评估评审,变“单体评”为“整体评”、“申后评审”为“申前服务”。开展土壤污染状况、地下管线等评估普查,推进“交地即实施”。试点推行工业项目全生命周期“用地一件事”改革,入选全国重点宣传推广案例。分阶段合并立项用地、规划施工、竣工验收12个测绘事项,统一测绘测量技术标准,实现同一阶段“一次委托、成果共享”,推动立项用地规划许可提速。
提升工程建设许可,让审批环节最少。实行设计方案联审,审查问题一次性告知。对具备条件的项目,由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共同承诺设计方案符合要求,履行公示等程序后1日内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公布工程规划许可豁免清单,实现7类19种项目免办。将工程规划许可、乡村建设规划许可、应建防空地下室的民用建筑项目报建合并为“建设工程规划类许可证核发”。对同类型项目环评手续只编制1个环评文件,统一出具批复。对园区36类项目实行环评告知承诺审批。对已立项项目的安全评价报告提前审查,待其他手续补齐后直接出具安全审查意见。对同一建设项目涉及的水利基建项目初步设计、水土保持方案、洪水影响评价、取水许可4个高频事项,实行“一次申报、同步评审、统一批复”。
提速施工许可,让审批效率最高。依托市工程审批平台,建立数字化审图和图纸管理系统,形成项目勘察、设计、施工到竣工验收全过程数字化图纸闭环管理。对消防、人防、技防、防雷和水电气暖信、有线电视等各类施工图“多审合一”。推行“我要开工”一件事主题式服务。将建筑工程施工许可、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结合民用建筑修建防空地下室审批、工程质量监督、施工安全监督、人防工程质量监督注册登记6个事项合并为“建设工程施工类综合许可证”,实行“一表申请、一次办好”,审批时限压至2日内。实行分段许可分期施工模式。全面推行“桩基先行”,将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核发分为“基坑支护和土方开挖”、“地下室”、“±0.000以上”3个阶段,建设单位自主选择,实现分段办理施工许可、分期施工。
提速竣工验收,让办理速度最快。将规划核实、人防备案、消防验收(备案)等未经验收不得投用事项,纳入联合验收清单,由建设单位自主选择、集成点单,主管部门组织实行“一次申请、联合验收”。在全省率先推行“分期验收”,对规模大、周期长、包含多个子单位工程的商业综合体、工业项目等,在严把工程质量安全前提下,对一个项目中具有相对独立使用功能的子单位工程采取分期验收。实行“档案验收承诺制”,将“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备案”、人防工程(防空地下室)竣工验收备案、建设工程档案验收备案、建设工程消防验收或备案4个档案类事项合并,建设单位仅凭《告知承诺受理单》即可直接办理竣工验收备案,项目投用时间平均提前3个月左右。
强化数字赋能,让企业获得感最强。实施事项精细化梳理、全链条流程再造、新技术创新赋能,融合打造“全覆盖事项、全流程办理、全方位服务、全过程协同、全量化共享、全周期监管”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平台。优化全流程数据共享机制,实行项目审批系统与水、电等业务系统互联互通,推进电子证照材料互认互通,变“企业跑腿”为“数字跑腿”,为加速项目审批提供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