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类别:公司新闻 发布时间:2025-07-16 19:41:00 浏览: 次
高炉淬火,高义钢铁年营收突破162亿元,稳居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焦炭重生,中信金石干熄焦余热发电点亮万盏灯火;种子破壁,瑞恒农业“东葫207”等系列品种刻下“中国西葫芦看新绛”的铿锵印记;高塔矗立,128米的华北第一复合肥生产线高塔在鑫鸿海肥业厂区刺破天际……当前,新绛县传统产业筋骨强健,新兴动能血脉奔涌,产业转移承接呈现蓬勃态势。
今年以来,新绛县锚定“一城两区三门户”目标和思路,将承接产业转移作为激活县域发展的关键引擎,紧扣“五区五城”战略定位,充分发挥产业、区位、资源优势,强化产业平台支撑、锻造“引得来”的硬核底气,畅通要素保障通道、构筑“接得住”的坚实支撑,深化创新融合路径、赋能“长得好”的发展体系,全力推动项目落地见效,以扎实举措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步入高义钢铁能源管控中心,巨型电子屏占据整面墙体。主画面实时显示高炉运行曲线,技术人员紧盯参数波动;侧屏切换转炉炼钢实景,钢水流淌画面清晰可见。另一区域密集跳动着煤气管网压力、水流数据等实时指标。调度台前,无人值守地磅监控货车自动过磅,环保监测云平台动态更新排放数据……这座投资5000万元的“智慧中枢”,将整个企业水、电、气等分散的能源数据整合成统一视图,实现生产能耗与环保指标的集中监控、精准调度,彻底打通了昔日的“数据孤岛”。
这套能源管控系统的价值远超生产优化。调度员指着实时数据表示:“精准的能耗与排放监测,正支撑新绛县产业转型升级战略。”通过对生产全流程的数字化分析,企业可科学评估产能、核算排放,为县域产业转移中清洁高效产能的平稳衔接提供数据与调控保障。
高义钢铁能源管控中心的“一屏统览”与精准降耗,实证了新绛县锻造产业“强磁极”的核心路径:通过搭建集中供能、智慧物流等共享基础设施及区域级数字化管理平台,为清洁智能生产企业提供“拎包入驻”式支撑。该县正将这种可量化降本增效能力转化为“磁吸力”,推动上下游企业协同布局,强化产业链韧性,全面提升产业链绿色竞争力。
新绛县坚持链式思维,依托多年深耕,产业链“强磁场”效应凸显,已锻造出四大硬核产业链。精品钢产业链以高义钢铁为引擎,重点对接推进山东冠县北方集团年产50万吨交通安全设施等项目。碳基新材料产业链以中信金石为核心,其150万吨优质冶金焦产能,配套干熄焦余热发电技术,年发电1.5亿千瓦时,吸引鑫鸿海肥业等就近取用焦化副产品硫酸铵,每吨成本可减少50元至100元。绿色建材产业链由行业标杆威顿水泥引领,其超低排放技术和协同处置危废能力,为装配式建材企业提供了绿色生产的典范。精细化工产业链中,银盛科技手握全国30%硫化黑染料市场,德鑫化工以国际领先的微通道反应器年产8万吨2,4-二硝基氯化苯,技术高地吸引着广东飞南资源等高端项目的目光。
新绛县正成为产业转移的优选地,其核心竞争力源于纵横贯通的产业链生态与独特的战略区位优势。完备的产业配套能力与不可复制的资源禀赋,共同构筑起吸引企业集聚的坚实根基。
新绛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县域产业发展的核心引擎与承接转移的主阵地,正将区位枢纽优势转化为强劲发展动能。该开发区扼守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咽喉,坐拥“10分钟上高铁、50分钟达机场”的立体交通网。108国道、省道临夏线穿境而过,毗邻侯马高铁站、京昆高速、保税物流港等,为原材料输入与成品输出铺设了“黄金通道”,让佰旺达金属管材物流成本锐减,更引圆通速递有限公司投资5亿元落子圆通晋南智慧科创园,打造辐射临汾、长治、运城、晋城地区的商贸物流枢纽。
在交通枢纽赋能实体经济的同时,新绛县以专业镇建设驱动产业升级:绛州澄泥砚专业镇汇聚31类非遗技艺,83项非遗项目铸就文旅融合“金字招牌”;新兴的电杆制造专业镇初具规模,6家规上企业年产值达2.1亿元,通过联动县域水泥搅拌站等上下游资源强化产业协同,加速向市级专业镇迈进,形成全域联动发展新格局。
站在圆通晋南智慧科创园的施工现场前,“新绛的综合优势让我们坚定了投资信心。”项目相关负责人指着规划图坦言,选址于此,看中的是这里“紧邻高速、辐射三省”的物流优势,其纵横交错的立体路网,叠加保税物流港,实现晋陕豫货物快速流转,而且依托本地蔬菜、水果产量大的优势,生鲜物流实现降本增效。此外,从土地审批到用工对接的全程护航政务服务为其提供了坚实后盾。当高效物流网匹配规模化农产品基地,再辅以专业化政策支持,5亿元智慧枢纽的落地成为多方优势聚合的必然选择。
项目落地生根,离不开沃土滋养。新绛县以全要素保障与全周期服务,为企业打造“落地无忧”的发展生态。
新绛经济技术开发区内,要素保障“火力全开”,道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全覆盖:日处理3万吨的地表水厂供水工程与日处理2万吨污水处理厂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4个变电站保障开发区企业不间断双回路供电;年供蒸汽200万吨的热电联产项目已投入运营;15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静候企业“拎包入驻”。与此同时,通过强化“熟地储备”机制与闲置资源盘活相结合,变“项目找地”为“地等项目”;将存量企业的土地、设备、厂房、库房等资源要素转化为招商载体和“双创”空间,在促进土地集约高效利用的同时,实现存量资产增值与可持续发展双向赋能。
鑫鸿海肥业正是园区循环经济的受益者:其年产30万吨掺混肥料项目就近利用丰喜华瑞的尿素和中信金石、鑫泰能源的焦化副产品硫酸铵等作为生产原料,加之中圣热电联产的蒸汽驱动生产,每吨肥料成本直降50元至100元,竞争力跃然而升。该企业还与园区焦化企业互为上下游,延伸了焦化产业链条,促进了煤化园区循环经济的良性发展。
政务服务是新绛县打造产业转移优先承接门户的关键“压舱石”。该县创新推出“贴新办”政务服务品牌,打出服务组合拳:“一项目一方案一清单”精准服务,从立项到投产全程护航;设立“企业安静期”,规范涉企执法,让企业心无旁骛谋发展;创新“政府+链主+园区”模式,依托高义钢铁、中信金石等龙头企业“磁吸”配套;深化“标准地+承诺制+全代办”改革,力促签约项目早落地、早投产。今年上半年全县新签约项目16个,签约金额74.15亿元,其中10个项目已破土动工,招商“施工图”正加速转化为发展“实景画”。
今年以来,新绛经济技术开发区构建全方位、多维度招商体系,推动招商引资提质提速增效,为打造“工业转型引领区”开辟新赛道、塑造新动能。一是践行“走出去”招商战略,赴京津冀等地区叩门招商16次,对接企业20余家,参与运城市承接产业转移(长三角地区)招商推介会、“人到山西好风光”厦门专场等区域招商重大活动。二是用好展会平台,组织5家非遗企业参展丝博会等国内展会,提升招商吸引力。同时,通过线上平台对接AI视觉装备智能化装配线、无线充电设备生产线、超微创医疗器械生产线等高科技项目,实现线上线下招商融合发展。
记者在探访新绛县打造产业转移优先承接门户时发现,山西中信金石联合党支部的成长轨迹,生动诠释了新绛党建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从2011年伴随焦化厂成立而建立的党支部,到升级为2020年覆盖集团三大子公司的联合党支部,实现组织架构与企业扩张同步进化;20名党员深度嵌入管理、研发与生产核心,形成“技术攻关靠党员”的先锋格局,直接服务于产业技术升级与效率提升,以“党建强→发展强”逻辑构建“承接产业—技术升级—规模做强”闭环,为县域产业转移提供可复制的组织创新模板。
承接非终点,发展无止境。新绛县以创新驱动与产业融合,推动转移企业“老树发新枝、新树深扎根”。
技术赋能“智变升级”。银盛科技与运城学院共建博士工作站、硫化黑染料研发联合实验室,6项发明专利破解行业痛点;中信金石设立“高峰职工创新工作室”,团队领衔研发干熄焦余热回收发电等,斩获山西省“五小”竞赛大奖;瑞恒农业联合山西农业大学开展蔬菜良种驯化,16位外聘博士助力“蜜月果”番茄风靡市场。从化工反应器到农业育种术,科技创新已成新绛企业的“通用语言”。
循环经济“绿里掘金”。新绛县始终致力于推动产业循环与绿色低碳协同发展,构建经济生态双赢新格局。丰喜华瑞“点气成金”,每年可吸收利用焦炉气2.4亿立方米,年产24万吨合成氨、40万吨尿素,减排二氧化碳47万吨;威顿水泥化身“城市净化器”,年协同处理13.2万吨城市生活垃圾及5万吨危废;至信宝能投资1.6亿元建设污水处理工程,实现废水闭路循环零排放,厂区绿化率达30%,荣膺国家级“绿色工厂”。
三产融合“跨界共生”。推动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开辟高附加值发展新空间。推动产业从“单打独斗”转向“跨界联姻”。瑞恒农业示范园变身为劳动教育“第二课堂”,学生观察种子结构、管理种苗,年接待研学3000人次,农业链延伸出科普价值链;绛州古城活化利用如火如荼,联动绛州鼓乐、澄泥砚、木版年画非遗体验,打造沉浸式文旅消费场景;圆通晋南智慧科创园整合快递物流、跨境电商、云仓、综合供应链服务,打造“智慧云仓+电商孵化+网红直播”,让新绛农产品直销全国。工业厂区、农业大棚、古城街巷、智慧物流,皆成产业融合的生动现场。
从精钢淬火到良种破土,从化工新材到数智物流,新绛以“链式思维”集聚产业,以“金牌服务”滋养企业,以“创新融合”谋划长远,以“五区五城”建设为笔,饱蘸实干之墨,奋力书写打造产业转移优先承接门户的崭新答卷。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