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类别:行业新闻 发布时间:2025-08-12 22:04:53 浏览: 次
3.6.3.反折死邊線與本體不垂直時﹐折彎時會造成拉料現像﹐影響產品外觀﹐需將銳角部分作工藝缺口處理.
3.6.4.兩折彎靠在一起時,為保証折彎后不擠料,需在折彎線對接處幵工藝缺口:
只有一個或幾個圖孔到 折彎線的距離小于最小孔距﹐產品外觀要求嚴格時﹐為避免折彎時拉料﹐此時可對圖元進行縮孔處理﹐既在折彎前先割出一小同心圓(一般為∮1.0mm)﹐折彎後擴孔至原尺寸.
3.6.1.展開後折彎線必須有始有終﹐並且折彎線不得在中部相交(反折壓平後在折除外) .如存在上述情形﹐則需增加工藝孔﹐工藝孔寬度依加工方式定.若採用LASER下料﹐則寬度S最小為0.5mm﹔若採用NCT下料﹐則寬度最小為NCT最小切邊刀的尺寸.
b) 當抽孔高度較高時(Hhmax),直邊部展開與彎曲一致﹐圓角處展開按保留高為H=Hmax的大小套彎曲計算公式展開﹐連接處用45度線及圓角均勻過渡﹐當抽孔高度不高時(H Hmax)直邊部展開與彎曲一致﹐圓角處展開保留與直邊一樣的偏移值。當R=4mm時﹕
复雜翻邊及翻死邊工藝處理即要考慮拉料﹐也要考慮擠料﹐同時要周全成形的可能性﹐
折彎後修磨至設計尺寸﹐當要求保證孔邊距時﹐可按此方法處理﹐若孔邊較長時﹐須沿修邊處作LASER點標記以利于修邊.
當折彎線對工件外觀無影響或可以接受時﹐則以割孔改善其工藝性﹐否則則以割線處理.
作翻邊及翻死邊工藝處理方法較為靈活,讀者應聯系實際工件,多做這方面的練習。
敲落孔、突包在成形時,工藝處理不當或不處理,會造成成形工件拉料、變形、產品破裂。
敲落孔一般用在后窗,底座上,作為備用﹐其突包形式為半剪。其工藝形式﹕開工藝線﹐兩
根據鈑金樣品的製作特點與現場的加工設備﹐在實際的樣品製作中﹐為保證產品品質﹐提高生產效率﹐節省製造成本﹐工程設計人員在進行圖面展開時﹐需要對展開圖中的相關圖元作以相應的工藝處理﹐常見工藝處理如下﹕
圓弧段作斷開處理﹐展開後K̀為展開前轉角內R弧長﹐底部轉角邊界取內R投影﹔當R≤2時﹐K̀段長度作截斷處理﹐只保留直邊展開.
工件在作外翻邊時,會產生擠料現象,使工件在外翻邊處出現高出情況,常見的工藝處理方式為:
當突包高出材料1.5時,可能造成突包拉料,嚴重時突包會破裂。為防止拉料變形﹐一般采
此處的內R角與外R角不相等﹐所以此處的內R作0處理﹐並保證成型高度尺寸﹐讓外R在加工時自然形成﹔段差﹑抽形均可按此方法處理.
折床折彎加工的一般形式如附圖所示﹐其中V為折床下模V槽的寬度﹐V槽的選擇與料厚有關﹐其最小折邊尺寸受V槽的限制﹐其關係是LV/2﹕
3.5.1.當折邊料內尺寸小于V/2時﹐折床無法加工﹐或採取特殊加工﹐特殊加工不能加工的此時可將折邊補長至最小折彎尺寸﹐折彎後修磨到所需尺寸.
直邊處展開與折彎一致﹐圓角處展開採取截斷方式﹐將轉角處材料去除﹐底部轉角邊界取外R投影.
設計人員在作工件展開時,設及到一些翻邊及抽突,當其影響本身成形或周邊特征時,需作一些必要的工藝處理:
工件在作內翻邊時,會產生拉料現象,使工件在內翻邊處出現破裂情況,常見的工藝處理方式為:
展開干涉時﹐需將干涉處作割除處理﹐原則上保留重要圖元部分﹐處理後兩圖元的邊距為0.5mm.
3.5.2.當抽形邊緣與折彎處距離小于2.0mm時﹐則會影響折彎加工。此時﹐相應折彎線作割孔處理或更改抽形尺寸。
因折彎需要作割孔﹑割線或壓線的工藝處理﹐其割孔﹑割線及壓線的長度與圖元在折彎線上的投影長度相同﹐其中割孔寬度為0.5mm﹔割孔或割線必須通過相關人員確認。
3.5.3.當靠近折彎線的孔距折彎小于1.5T的距離時﹐折彎後會產生變形﹐此時可根據產品不同的要求﹐作如下方式的處理﹕